“雀替”是清代名稱,又稱為“插角”或“托木”“牛腿”,宋代稱“角替”,指置于梁枋下與立柱相交的短木,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向下剪力,防止橫豎構材間的角度之傾斜。其制作材料由該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決定,如木建筑上用木雕雀替,石建筑上用石雀替。雀替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的構件之一,十分具有特色。隨著歷史的發展,每個時期的雀替也不盡相同。
木雕雀替是中國傳統建筑所特有的精華部位,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美學藝術價值。據專家介紹,由于所在位置不同,就產生不同的要求,于是就出現形式和風格各異的雀替。在泉州收藏愛好者許超穎眼里,在中華建筑中,所有雀替都雕刻得很華麗,給人深刻的印象,大有“無雀替不成中華建筑”之感。宋元時期的雀替已較為盛行,有頭綽幕和蟬肚綽幕。頭綽幕是一種裝飾極為簡單的雀替,僅在其近端雕刻出兩三根線條,形成幾個瓣狀紋。而蟬肚綽幕的雕刻稍微多一些,它的特點是在其近端可出連續的曲線,看起來就像是蟬肚形狀,所以叫做“蟬肚綽幕”。這兩種雀替形象,雖然有一些雕刻,但是還都非常簡單,而元代之后的雀替紋飾漸漸地豐富起來。
到了清代之后,雀替十分成熟地發展成為一種風格獨特的構件,大大地豐富了中國古典建筑的形式。清代雀替安置在梁與柱交點的角落,具有穩定和裝飾的功能。清代時的雀替,隨著時間的推移,其“肚”部的曲線越來越縮減,“肚”的面積漸漸變小,而頭部相應地越來越大,并且頭部給人感覺是突然間下垂,形象上的改變非常明顯。
在漫長的中華建筑史中,雀替是一種成熟較晚的構件和制式。雖然,它的雛形可見諸于北魏,但是到了宋代,還未正式成為一種重要的構件。這個時候它還只是柱上交托闌額的一根拱形橫木,所起的裝飾作用很小,并不受人注意。
木雕雀替從力學上的構件,逐漸發展成美學的構件,就像一對翅膀在柱的上部向兩邊伸出,一種生動的形式隨著柱間框格而改變,輪廓由直線轉變為柔和的曲線,由方形變成有趣而更為豐富、更自由的多邊形。于是雀替有仙鶴、花鳥、花籃、金蟾等各種形式,雕法則有圓雕、浮雕、透雕。